《創業跌撞日記》曾經的國考生告白:我只是想擁有一點不那麼卑微的穩定
那是一段快被生活推去極端的日子。
當時我曾經待在一間薪水發不出來的公司,曾經差點走上法院告老闆的路。
原本已經對設計產業的壓榨疲憊不堪,身兼平面設計和專案管理,薪水卻像兼職一般微薄。
為了給自己一次機會,我前往基隆職訓,當時正值疫情爆發時期,結果比起技術的學習,宇宙給我出的考題依然是人際界線與面對直覺的問題。我從職訓結業後,由於產業的特殊性,南部相關產業的機會並不多,而我也厭倦於回到多工壓榨的設計產業,我也漸漸懷疑:是不是這行真的沒有未來?
我腦袋像是被水泥磚敲了一樣,突然轉向考公職,我不想再被批評"不穩定"。至少國家不會欠薪,至少有穩定、有保障。
我想要遠離「身兼多職被當理所當然」的職場結構,也想從懷疑自己的手作副業中逃離。
我停下了創作,全職補習、關掉社交媒體和網路、每天把自己鎖在圖書館8小時。
認真執行,日復一日啃法條看函授、 寫筆記、 刷題庫與練申論,唯一喜歡的只有政治學——因為政治即生活。
但我也知道我討厭看立委打架的那一面,這份熱情只是剛好而已,不是熱愛。
身體開始出現警訊:壓力大到反覆帶狀皰疹、賀爾蒙失調停經體重上升、情緒暴躁、差點重回吃抗憂鬱藥物的路上,
但我還是咬牙給自己兩年停損期。
最後落榜,差1.2分。
有人說再撐一年就會上,但我卻開始懷疑:這是我想過的人生嗎?
我看到新聞上越來越多公務員自殺的消息,更多沒被報導的職場困境,考生群組裡充斥著失望與絕望。
我想起自己是因為害怕他人評價和社會的閒言閒語而走這條路,不是因為熱情。
對我來說,這樣的動機太薄弱了,撐不久。
那兩年,我的靈魂被壓縮到黯淡無光。
可是我還是很慶幸試過——因為至少我試過了。
那些艱澀的學科,的確讓我變得更能思考,面對人生也更有邏輯與結構。
那段封閉的時間,也讓我學會與自己展開靈性對話,
看清楚誰才是真正在乎並了解你,願意支持你做真正想做的事的人。
而誰才是消耗你能量的關係。
我也真正理解了:如果工作的唯一意義只是「錢」,我可能撐不了多久。
我需要熱情,需要意義,那才是我真正的燃料。
而我也終於誠實地承認,我還是想做與「美」有關的事情。
不是為了任性,而是為了不讓自己再在別人的期待裡活得卑微。
我不想再強迫自己適應體制,也不想再為了別人口中的穩定慢性自我消磨。
我必須承認自己沒辦法當個傳統意義上溫婉乖順的女生,
我一直都很叛逆和固執,並且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我還是想回到這條道路,哪怕很慢、哪怕不穩定、哪怕大環境不友善——我還是渴望。
台灣的藝術設計環境的確還不夠尊重專業,
但我想成為那個「繼續留在這裡努力找出路」的人之一。
延伸閱讀-2025:我決定不再留在舊系統
✦ ∴ crescere per iterationes ∴ ✦
→ Growth happens through missteps.
→ 跌撞中,我們正在成長。
── ・ 蒔時之語・楠蒔 ・──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