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筆記《藝術創業論》村上隆 | 在藝術與商業之間走鋼索
在創作與現實之間掙扎過的人,
可能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到底要不要為了錢妥協創作?」
村上隆的《藝術創業論》,就是一本直視這個問題、甚至毫不避諱談「商業」二字的書。
這本書不是一般理論派的藝術書,而是村上隆這位當代藝術家——同時也是藝術生意人的現身說法。
他在書中從個人經歷出發,揭露藝術圈背後的運作邏輯,
甚至直白地說出:「如果不把藝術當成事業經營,就不可能在這個時代生存。」
以下是我特別有感的一些段落與想法,分享給也在創作路上的你。
01|「藝術不是靠靈感,而是靠體力。」
村上在書中提到,他每日固定作息,像工廠班表一樣安排創作時間。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家不是等待靈感降臨,而是把藝術當成「職業」,持續不斷地工作。
✍️ 「天份固然重要,但日復一日的勞動才是支撐作品誕生的土壤。」
02|「藝術家如果不懂得包裝自己,就只能永遠在畫室自言自語。」
他不諱言「經營」與「自我行銷」的重要性,甚至說:「藝術家本身就是一個品牌。」
他自己就打造了「超扁平(Superflat)」風格作為市場辨識度的一環。
✍️ 作品之外,觀眾也會被「創作者形象」所吸引。你是怎樣的人,會決定他們願不願意看你創作什麼。
03| 書摘三:「與其期待被發掘,不如主動創造舞台。」
在藝術圈浮沉多年後,村上學會一件事:不要等機會來找你,要自己「創造一個讓自己被看見的場域」。
他自辦展覽、創公司、製作商品,讓藝術跳脫畫廊的框架。
✍️ 不必等待伯樂,先做自己的伯樂。
04|💬 閱後心得
村上隆在這本書中,用一種非常「日本企業家」式的嚴謹與冷靜,剖析藝術家的現實處境。這不是一本叫你「只要堅持夢想就會成功」的雞湯書,而是一本提醒你——藝術也是一場馬拉松,一場商業與創意的雙人舞。
對我來說,它提供了不少反思:如果我也把自己的創作系統性規劃當成品牌經營,
會不會走出另一條路?如果不再害怕談錢,會不會其實更自由?
📚 推薦給這樣的你:
-
想把創作變成事業的藝術家/設計師
-
對藝術圈現實運作感到好奇
-
正在思考「怎麼才能邊創作邊生存下去」
📖 書名|
《藝術創業論》
✍️ 作者|
村上隆
📌 類型|
藝術實務/創作思維/品牌經營
📚 ∵ verba fiunt semina lucis ∵📚
→ Words become seeds of light.
→ 每句話,都是光的種子。
── ・ 靈光筆記・楠蒔 ・──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