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跌撞日記》那些不能再給第二次的信任

2025-04-17

決定未來目標是創業做自己品牌後,我搬到外地,遠離了過去的朋友圈。
距離一拉開,人和事變得清晰。


有些事拖了很久沒說,不是因為忘了,只是沒什麼意義了。
像押金這件事——一段算不上傷筋動骨,卻長時間卡在心裡的小事。


那時候我和某個朋友合租一間小公寓,在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
她主動提議一起住,我接受了她的善意,合約不是我簽的,押金金額她說多少我就付多少。
沒懷疑。也不覺得需要懷疑。那時候的我,還相信朋友之間不需要斤斤計較。


後來合約期間她說要搬走,我沒有要求她支付違約金,也接受了她「幫我找人頂替」的承諾。
但承諾歸承諾,態度早就透露了一切:不耐煩、不再掩飾的語氣,讓我突然意識到,

原來我對她的信任,早就成了她眼中可以順勢利用的便利條件。


退租時,她讓我先把押金退給她,我答應了。
她說得合理,我想得簡單,

在沒找到室友前我幫她空出來的房多付了一個月租金,我以為這樣可以好聚好散。


直到很多年後,後來的室友為了釐清一些事,與我聯絡,我無意間從房東那裡知道原本的金額,才知道,

我給的比該付的多,而她拿走的,也不只是自己的那一部分。

她沒有提過這件事,也從來沒還過來。
我沒有追問。
也沒有再聯絡她。


那不是選擇原諒,而是確定這個人不值得再耗費任何情緒與言語。


這件事我沒告訴共同朋友,因為我知道,

在一個以「人情和利益」為核心的環境裡,質疑朋友的行為,往往比被騙更令人尷尬。
說出來的人,會被當成麻煩製造者。


或許是心虛,或許是為維持人設,或者想告訴我在人際關係上她才是勝利者,

事件發生後幾年我冷眼看她持續熱絡維持我們的共同朋友圈,

她大概想表示就算她這樣對我,也不會有人站在我這邊,

而確實也真的有人在跟我言談間順勢為她說話。


後來我果斷選擇離開那個圈子。
不是為了逃避誰,而是為了不再讓自己活在
「沉默被誤解」的狀態裡。
既然不是大哭大鬧大吵開撕的類型,那就當作從一個階段下車。


我不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信的合租室友了。
現在的我,自己簽約、自己談金額、自己決定誰可以靠近,變得冷一點,小心一點。
但那不等於變壞,只是學會為自己設一道篩網。


押金,本來是保障。
對我而言,卻成了一筆學費。


原來信任這種東西,不能隨便給。
不是所有人都會明著傷害你,有些人,是在你轉身的時候,輕輕地,把你沒防備的部分拿走。


那筆錢,沒讓我窮困。
但那筆信任,再也沒法補回來。


創業和自己接案之後,我學會很多事要自己來,
不只是作品的品質、客人的感受、談案子時的
技巧,還有和人之間的界線、成本、交換。
最重要的終究是誠信。

被拖欠稿費就沒有下次了,
被騙過圖稿後會更記取教訓不再給原檔,
比起無知的問怎麼辦,更學會還有法律途徑可以解決。


我依然相信合作,依然相信善意,
但前提是——這一次,我會先看清楚對方是不是也這麼看待你。
那張當年沒看過的合約,雖然好心的前室友幫我備份了照片傳給我,
但如今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不再相信,不代表我不再善良。
只是有些信任,不能給第二次。


✦ ∴ crescere per iterationes ∴ ✦
→ Growth happens through missteps.
→ 跌撞中,我們正在成長。
── ・ 蒔時之語・楠蒔 ・──

屏東枋寮很藍的天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