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鍛造者手札》 玩笑背後的刀:當我開始看懂那些「只是說說」的話語

2025-05-17

有一種攻擊,從不正面來臨。
它披著輕鬆與笑聲的外衣,
用「我開玩笑的啦」來結尾,
讓你無法生氣,也無從反擊。


但它每一次穿透,都在你身上留下一道無形的痕。

「你可以整叢剪下來當畢業製作啊~」


多年前,我在準備畢業製作時,
選擇用金屬結構焊接線條與結合花型的髮飾。
我在社群整理一些老家記錄與攝影,
剛好有一張祖母的玫瑰牆照片。


一位同學跑來留言,語氣像玩笑:「哇,這可以整叢剪來當你畢製喔~」
我笑笑地看過去,也輕鬆回復她:「可以唷!」


但心裡有個聲音浮現:她不是在開玩笑。
她的語氣裡,混雜著嫉妒與一絲看不起,

像是暗示我只能靠情感或裝飾取巧,沒有真正的技術或能力。

這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你都不唸,幹嘛去考?」


後來研究所的申請時期,我因為在母校是備取,

也去考了另一所在南部的藝術大學。

那所學校的錄取名額不遞補,而我被錄取了,但最終選擇繼續留在母校。


當時曾與教授私下談過,最大理由是:**我直覺這位恩師、教授懂我。**
這是很微妙的事,但對一個創作型、內向深感的人來說,

能被理解,是罕見且珍貴的支持。

我那時曾經在學校的名氣和對自己誠實這件事來回拉扯。

但看過學長姐在研究所時期的製作,

我發現教授並不把學生框架於技術,而是更深層的內在探索。

後來,研究所時期,我從教授不侷限我探索媒材形式和創作,

再度驗證了這點,這跟大學時期是不一樣的指導能量。


回憶起那個當下,當我決定留在原校,那位同學再次找到我,

語氣中帶著不加掩飾的攻擊:

「你都不唸,幹嘛還去考?你這樣是讓別人沒機會上耶。」


我當時沒有太多回應,但那句話一直留在我心裡。


為什麼她總是要這樣說話?

那些「開玩笑的話」,其實是投射


過了這麼多年,我終於能說出來:
她根本不在意我有沒有唸哪間學校,

她在意的是——為什麼我可以有選擇
她可能也想被欣賞、被理解,
但她選擇用嘲諷和責難來應對內在的不平衡。


而我,成為她用來轉移情緒的目標。
這樣的經驗,不只發生在學生時代。
靈性鍛造的路上,我一次次遇見這種
穿著好人皮的能量掠奪者。

他們說「你想太多了」、「我開玩笑的」、「你不要太敏感好嗎」,
但其實,是他們太害怕面對自己陰影

鍛造的選擇:我選擇留下來

我沒有去另一所大學,是因為我知道,
我的鍛造要在這片土壤完成。
不管背後的流言蜚語和批評是什麼,
我留在母校,不是因為舒適,
而是因為那裡的師資與課程,
我或許模糊,但靈魂知道。

那時候的我,正在經歷身心、情感和家族業力的撕裂。
尤其藝術治療精神分析關於夢的解析
那些理論課程,是能看見我的內在的材料。

學生時期我也曾為了找尋靈性答案,
嘗試進入教會,最後失望折返。
最後發現信仰與神性從來不是向外索取,
而是一直存在自己的內心。

靈魂的選擇從來不是理性計算,而是來自更深的感知。
那年我雖然還不會說「靈性」、「能量」、「轉化」這些詞,
但我的身體已經做出了回應。

寫在十年後:獻給也曾被玩笑刀刺過的你

如果你也曾被這樣的語氣刺傷,

如果你也曾因為別人一句「開玩笑的啦」而吞下情緒、質疑自己,

其實你不是太敏感,你只是誠實。
你不是太玻璃心,你只是感受到別人不敢承認的東西。
那不是你的錯,而是一種覺醒的開始。


靈性鍛造者手札

🔥 ✶ metallum animae transfigitur ✶ 🔥 

→ The soul's metal is being transfigured. 

→ 靈魂之金屬,正在轉化成型。

𓂀 ── ・ 楠蒔・ ── 𓂀

【玫瑰的微光 2025】圖像生成・楠蒔 |AI 輔助創作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