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書寫》山洞裡的雕像與一通電話:靈性體質的家族回聲
01|夢的入口,從海邊拾起
那年大四時期,我在苗栗海邊撿了一塊漂流木。
那不是刻意的什麼儀式,只是與同學間的一次輕鬆旅遊。那塊漂流木帶著潮濕的鹽氣與斑駁的裂紋,某種直覺讓我們把它撿了回來。它不像一般的木頭,握在手裡的時候,有種難以言喻的厚重感,彷彿曾沉睡於海中很久。
沒想到,那晚我就做了一個夢。
夢裡,我走入一個陰暗潮濕的山洞。空氣凝滯、寂靜如水。兩旁佇立著許多雕像,它們靜靜地站著,神情模糊,氣場卻異常清晰。像是在等待什麼,也像是在監視。我無法靠近它們,腳步彷彿被什麼封印壓住,身體動不了,心跳卻震耳欲聾。那夢境是封閉的,無出口,也無逃路。醒來的時候,整個人彷彿從水底撈起,寒冷、濕重、不安。
幾天後,我接到家裡打來的一通電話。
媽媽說得有點支支吾吾,她說最近要我「小心騎車」,又說是某位姑婆(她說是通靈的長輩)特別提醒的,說最近我可能「卡到什麼」,要注意。她說得很輕描淡寫,好像只是在提天氣,但我聽得出來,她其實很緊張。
我當時覺得莫名其妙。
我從未告訴她我撿了漂流木,也沒提夢的事。她也沒有真正解釋那通靈長輩是怎麼「知道的」。
但我內心清楚,這不是單純的巧合。這是我靈性體質與家族潛在連結的某種共振。
02|雕像的凝視,來自家族的無聲召喚
那塊漂流木,很可能承載了某些記憶、歷史、甚至是某種未竟的能量,而我的體質,無聲地打開了與它的通道。
而那通電話,也讓我重新看見我母親身上那種矛盾又隱密的靈性感知。
她其實早就知道我和其他人不同——從小就知道。
只是她不說、也不敢說太多。她習慣透過別人的口來說她無法承認的事,
也習慣把靈性包裝成信仰和禁忌、成為一種她能容忍的「外部權威」。
這是我們家族典型的方式:不說出直覺,不面對感應,只透過「誰誰誰說」來維持表面的理性與秩序。
這經驗讓我理解,靈性體質從來不是「異常」,而是一種需要被尊重的敏感度。
那也是我開始建立金工品牌的初衷之一:將這些無法說清楚的能量與記憶,用物件與創作封存與轉化。
而那通電話,其實是家族意識的某種召喚。
就像那些山洞裡的雕像一樣,靜靜地站著、等待著有人打開那個通道。
只是我,選擇以自己的方式感知、紀錄並回應。
|夢境書寫
✶ ∴ noctis linguae sigillum ∴ ✶
→ A seal of the language of night.
→ 夜的語言,以無形印記說話。
𓂀 ── ・ 楠蒔・ ── 𓂀

【山洞裡雕像的凝視】圖像生成・楠蒔 |AI 輔助創作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