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警覺手札》她們的臉,是我早已看過的模樣
我曾以為,離開原生家庭就足夠了。
直到她出現——披著姊妹的衣裳,說著柔軟的話語,
眼神裡卻藏著掌控與消耗。
那不是第一次。
只是在不同的臉上,
再次出現了我熟悉的能量模式。
她熱絡、她親近、她裝作理解,
但骨子裡,她看不見你,
只看見她可以從你身上得到什麼。
她說要交流,其實是在等著你打開門,
好讓她能進來佔據。
我起初壓下自己的警覺。
我以為是我太敏感,太防備。
但那股氣,那種熟悉的壓迫感卻越來越明顯,
像我母親壓來的夢魘,
像那段我拼命逃離的關係陰影。
原來,她不是她一個人,
她是一整個結構的延伸,
是那種「你必須懂事、必須退讓、
必須奉獻,才有資格被愛」的能量載體。
而我,已不再是那個會委屈自己來換取和平的孩子。
這一次,當我看見她把他(我的伴侶)當成分母,
當成可以騎在他之上的資源時,
用資源來情勒與掌控我伴侶時,
我不只是生氣——我痛了。
我痛那個在他體內被吞噬的孩子,
那個從小就無法說不、只能壓抑怒氣的小男孩。
那是我熟悉的影子,也是我靈魂深處的呼聲。
我們像鏡子,照見彼此的幽谷。
他用沈默逃避,
而我用怒火守護。
他想原諒世界,
而我想替那個受傷的他割斷所有控制的繩索。
我曾以為我是來療癒他的,
但我現在知道,
我們是在一起 "拆除那座不屬於我們的高塔。"
不論它是叫「家庭」、叫「孝順」、叫「體面」、
還是叫「社會期待」。
那天在有他家人的夢裡,
我終於對他說出:「🔗這裡不是你的家了。」
"像一聲雷擊,在寂靜的夢裡劃過一道閃電。"
那句話不是我說給他姐姐聽的,
也不是說給他母親或父親聽的,
而是說給那些年——我們共同壓抑過的自己聽的。
說給那個為了生存,吞下委屈與沉默、
說給那個以為只有犧牲,才配擁有歸屬的靈魂聽的。
我不再要求他馬上甩開過去,
因為我知道靈魂的脫殼需要時間。
但我會握著他的手,一次次提醒他:
你不是他們的鏡子、不是他們的工具、
不是他們投射的容器。
你是你。
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歸屬,而不是被命定的服從。
我們會一起打造新的家——
一個不靠壓迫與虧欠建立的空間。
我們會在那裡重新出生。
|靈性警覺手札
𓂀 ∵ limen vigilis ∵ ✶
→ The threshold is watched by the vigilant.
→ 門檻之處,警醒者守望。
𓂀 ── ・ 楠蒔・ ── 𓂀

【DESIGEND BY ALEISTER CROWLEY.PAINTED BY LADY FRIEDA HARRIS-The Tower |2025】
攝影・楠蒔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