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整合日記》當我決定不再演出:從家庭劇場中退出的那一天
01|我病了,也清醒了
這幾天,我病得不輕。發燒、鼻竇炎、感冒、發炎、腹瀉,甚至短暫失語。
身體彷彿在替我排出那些多年來無法說、不敢承認、不被允許表達的情緒與傷痛。
我知道,這不只是病毒的侵襲,而是身心聯手發出的警訊——
多年來在家庭中「乖乖配合」所堆積的壓力,終於崩潰。
我累了,那種從骨髓深處滲出的疲憊感,讓我無法再撐下去。
我開始封鎖父母,退出家族群組,關閉他們觀看我創作的一切管道。
我不再允許他們用「轉發一下」、「有空再幫你問問看」這種輕描淡寫的姿態,
站在光與愛的邊緣,假裝支持我。
他們總是在模糊地帶徘徊,一邊沾著我的光,一邊壓抑我從小到大的委屈。
在我抑鬱崩潰的時候,他們只是覺得我是個麻煩, 會丟他們臉面。
我爸只是冷冷地讓我把停掉的抗憂鬱藥物再吃回去。
他們不知道的是,離開他們身邊的我, 已經很久不需要吃藥了。
只有回到他們身邊會讓我發作,但他們從來不想承認,
我從國中開始到至今積累的自我傷害行為都與他們相關。
一旦承認,他們就必須面對過去到現在對我造成的傷害,
不能再對外假裝自己是沒問題的父母了。
我不想再讓任何人以為,我創業所用的資源與設備,是他們提供的。
不是的——這十年來,我一步一步靠自己賺錢、添購設備、累積起來的。
是靠我白天上班、晚上接案,接到差點視網膜病變的辛勞換來的。
考公職時,補習費用都是我自己支付的,
他們只願意「施捨」一點只夠吃飯的生活費。
只是因為這個身分聽起來穩定、符合他們的期待,還能替他們加分、拿去炫耀作為社交籌碼。
但我早就看出,他們付出得很為難。
後來,我寧可自己去打工,也不想再被這種「恩情」綁架。
我知道,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我在做什麼,也從未試圖理解。
對他們來說,衡量價值的標準只有一個:
妳賺多少?能不能拿來炫耀?
妳可以好, 但不能比弟弟們過得更好。
我不再配合這齣從來沒有公平過的戲了。
02|家庭劇場的角色分配:我只是個道具
在那個家,我一直被安排扮演那個「看起來沒問題」的長女角色。
總是溫柔、懂事、有禮貌——表面完好無缺,實則早已被排除在所有資源與遺產的討論之外。
雖然我早就明白自己不被真正計算在內,他們卻仍希望我繼續裝傻付出。
繼續微笑,繼續接住那些他們不想碰、不想承擔的責任與情感需求。
我越退讓,這個家越沒有我的位置。
等到需要我回去乖乖演好一個擺設,這個位置勉強暫時有了。
但其實我已經不需要也不想要了,
這是沒有任何事前溝通最後強塞給我的結果,並強行˙要我接受。
他們的安排充滿防備與算計,
可能以為我會看不懂?又或者以為我會乖乖忍下。
這種操作是一邊把我當外人剝奪權利,但同時還是要聽話盡義務。
我媽知道我們的政治立場並不相同。
我從未挑明,因為那是我最後留給她的體貼與尊重。
但她仍選擇在家庭群組裡,分享我絕對無法認同的交流活動——
明知我會看到,卻刻意而為。
那對我來說,不只是無知,而是一種試探。
一種踩線的動作,一次冷眼的實驗,測試我還會不會忍讓、還願不願意裝作沒事。
但我已經沒有底線可以被試探了。
她早已把我的感受踩碎,丟在地上,
再用她需要的劇本重新編排我,重新利用我。
我明白了,在這齣家庭劇場裡,我從來不是真正的角色,只是一個可用來展示與交換的道具。
03|我退出,不吵不鬧,但我很清楚
我沒有吵鬧,也沒有上演任何戲劇性的場面。只是冷冷地轉身,把我的網路世界,變成他們無法觸及的領域。
他們不是不懂,而是選擇裝作不懂。因為一旦承認我真正的憤怒與抽離,就得正視他們自己的失敗與自私。
我不想再浪費力氣去說點什麼。他們的人生早已定型,而我正在用盡全力,打開屬於我自己的新宇宙。
這不是報復,也不是叛逆,而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抉擇。
04|品牌是我未來的孩子,不是拿來還債的工具
今年,我重新理解了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品牌——
它對我而言,不只是創業計劃,更像是我未來的孩子。
在一個我從未被好好對待的生命歷程中,我選擇親手打造一個品牌,作為對未來生命的承諾與修補:
-
愛而不掌控:讓作品自由生長,而不是變成被他人用來證明自身價值的工具。
-
自由而不放任:每件作品都有清楚的界線與意圖,像是一場場靈魂守護的儀式。
-
平等而不失引導:我不想高高在上地說教,只願成為陪伴與共同探索的存在。
-
探索內在,而非壓抑真我:品牌與創作,是讓情感流動的容器,而非迎合市場的壓抑機器。
我的作品,是靈魂得以自由呼吸後的產物。
它們誕生於修復,也承載著祝福。
05|成為自己,是一條需要切割的路
我在做的,不只是創業。
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補。
我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讓創作這件事,有尊嚴、有深度、有根。
這是我與生命重新連結的方式。
我不是不願意和解,而是再也無法壓抑自己,只為換取一場表面的和平。
他們總是要我「放下過去」,卻從來沒問過一句:「妳是怎麼撐過來的?」
曾經有不少親戚對我說:「妳媽很辛苦,妳要多體諒她、多照顧她。」
我不確定,他們是真的沒看穿這場情緒勒索的戲碼,
還是只是想找一個看起來比較溫和、比較不會反抗的人來犧牲,好讓她安靜。
但她的辛苦,不是我造成的。
我不必背負她的情緒與不甘心。
她只是不願承認,當年她也覺得委屈,也覺得不公平。
所以她要我——也吞下去。繼續演那齣她曾經演過、現在演得更熟的戲。
但我不是她。
我不會,也不可能再演下去。
而我其他的家人,只是選擇沈默,躲在她身後,
把她推出來,當作家庭的擋箭牌,讓她去面對我、對抗我。
其實,她最清楚我是為什麼受傷的。
但最後,她還是選擇了利益,選擇了拋下與傷害。
我曾經幻想,哪怕只有一次,她能站在我這邊,
哪怕只是一句話,僅僅用「母親」的身分替我說出那句「我懂妳」。
我都會感激。
可我等不到,也不想再等了。
我的離開,是為了自救。
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繼續留在那個家,
總有一天,我會被耗盡所有生命力。
我沒有恨,只是不再期待。
我選擇離開,是為了,終於,選擇我自己。
06|給也在清理關係的你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切割與轉化的過程,
你不是太脆弱,也不是太激烈。
你只是太久,沒有被好好對待。
療癒不是直線的旅程。
你可能會哭,會氣,會逃避、會耍廢、會暴飲暴食。
沒關係。那些都不是退步,而是你正在,一點一點,長回自己。
請讓自己慢慢走,慢慢變輕,不要再硬撐。
因為你不是在逃家——
你是在回家。
回到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那裡。
|碎片整合日記
⟡ ⊹ fractum lumen retexitur ⊹ ⟡
→ The broken light is rewoven.
→ 破碎的光,正在被重新編織。
𓂀 ── ・ 楠蒔・ ── 𓂀

【靈魂回家路 2025】圖像生成・楠蒔 |AI 輔助創作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