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書寫》看房之夜:門口站著的孩子們——一場靈性場域的警訊

2025-06-26

那是我們剛交往不久的時候。

我決定離開台北,準備往南走。

他當時的工作在雲林,

因此我們安排在斗六看房。


我們投宿了一間當地的青旅。

那天陽光有點疲倦,

我們如約前往約定的房子,一間一房一廳的小宅。


房東親自帶我們看,一對即將搬出的夫妻還未收拾完物品,

當房東領我們進去那間屋子時,我不確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整個空間像個尚未鬆開的結——

乾燥的牆面與堆積的雜物中,有一股被困住的呼吸。


家具猶在,但氛圍彷彿沒人真正住過。

不是骯髒,也不是破舊,而是……一種莫名的沉重。


我沒說話,也沒進一步交談。只是點點頭。然後離開。


夜裡,我夢見了一對孩子。

他們站在那間屋子的門口,眼神沉靜卻堅定。

他們擋在我面前,沒有語言,沒有動作,

只是——不讓我進去。


我知道,那不是恐懼的夢,而是警訊。

他們不是惡意的存在,而是靈場的守門者,

以最純粹的意象提醒我:這扇門,不能開。

這裡,不屬於你。


我在夢中輕聲對他們說:「我知道了,謝謝你們。」


隔天早上醒來,我心裡無比清楚:

那間屋子再便宜也不值得我居住。

我的創作、我的療癒、我的金屬與火焰,

都不能落地在一個失衡的場域。


我將夢境告訴他。

那時候我們在一起不久,

他語氣裡對這種非科學的語句有些遲疑。


但他也說,那位房東反反覆覆、

講話閃爍,讓人感覺未來會很麻煩,

他也並不喜歡那間屋子,

於是我們離開斗六,繼續往南移動。


我明白,這樣的夢不是第一次出現。

每當我靠近錯誤的合作、錯誤的關係、錯誤的空間時,

靈魂就會喚醒那個沉睡中的我,

用圖像、象徵、氣味、或者孩子的凝視,喚我離開。


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校準。

我曾經花很多時間懷疑自己為何如此敏感,

甚至以前曾經有同學總是告訴我不要這麼敏感,

不要這麼深入挖掘自己,這樣太陰暗太不快樂。


如今我知道,那些迴避與直覺,

不只來自我內在靈魂工程系統的自我保護,

也照見了他們內在的陰影。


對他們來說我的敏銳和直接,

打破表象秩序就是一種破壞,

破壞他們習慣共存的活動場域。


也因此,我願意記錄這樣的夢境,

作為我未來的記號,也作為每一位迷途者的路標。


不是所有的屋子都該住進去,

不是所有的邀約都該答應。

一個空間裡是否允許你「成為真正的你」,

不是看裝潢,不是看交通,而是——氣場。

那天夜裡夢中站著的孩子,

也許是場域的守護者,

也可能是我童年的靈魂殘影,

他們沉默地擋下我。

夢境從不是虛構,

而是靈魂用象徵對你說:「不是這裡。」

我則回應:「謝謝你們,我會繼續找到屬於我的地方。」


|夢境書寫

✶ ∴ noctis linguae sigillum ∴ ✶

→ A seal of the language of night.

→ 夜的語言,以無形印記說話。

𓂀 ── ・ 楠蒔・ ── 𓂀

 【阿里山日落 |2014】 攝影・楠蒔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
© Nanshi Soul Jewelry|楠蒔金工